If you cannot view the news below, please click here.

如未能顯示此通訊,請按此。

EN 繁  

Image

J.C.DISI e-Newsletter | 通訊

2024年1月

Image

社會創新區域論壇

主論壇 — 社創科技塑造大灣區年齡共融 

社會創新區域論壇2023的主論壇已於2023年12月8日圓滿舉行。接近250名嘉賓親臨現場出席活動,大會更錄得逾20,000個網上觀看次數。香港特別行政區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女士和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及首席規劃師司馬曉先生,分享香港與深圳以年齡共融促進社區福祉的真知灼見。多位跨界別的持份者亦介紹了房屋政策、城市設施、交通出行及社區生活空間等不同領域上,建設年齡共融社區的實踐案例,展示社會創新與科技創新交匯的成果。

了解更多
傳媒報導

社會創新區域論壇

專題活動四 — 創變革:社創點聚迸新意

企業代表於社會創新區域論壇2023的第四場專題活動上,討論了「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ESG)及「永續發展目標」(SDGs)日益加强的重要性,以及科技發展為社創項目帶來的機遇。

 

此外,同場的展覽介紹了來自大灣區及J.C.DISI的社創項目。活動為創新者提供與業內專業人士互動的平台,促進區域間的知識交流,推廣年齡共融的社區建設。

了解更多

「騷‧in‧廬」行動項目

第十三季:「照顧者」社區應援 —

「代你」照顧者計劃完滿結束

本計劃共招募了八位恆常義工(如退休人士及家庭主婦)和20名理大護理系學生,於2023年1月至8月定期家訪九個自強協會的會員家庭,讓輪椅人士獲得持續而固定的上門支援服務,亦為他們之照顧者創造一個「回氣」的機會。

 

為提高項目的靈活性及各方的參與度,計劃的服務內容及時間均由義工和受助家庭共同商討與制定,並按照服務對象的能力和興趣安排活動。計劃突顯了善用社區人力資源及配對合適義工的重要性,將來推行類似項目時,相關機構需充分了解雙方 (受助家庭和義工) 的期望和需要,從而有效地加強活動的成效。相關機構亦可以為義工提供合適的培訓,如基本護理及溝通技巧,讓他們更了解受助家庭的生活習慣,提升照顧者對義工的信心,讓照顧者可以安心享受喘息時間 (me-time)。

了解更多

「騷‧in‧廬」行動項目

第十六季: 建立長者友善環境及服務特色室內設計 —

東華三院培訓工作坊 

第十六季行動項目「建立長者友善環境及服務特色室內設計」現正關注安老院舍的友善環境設計。J.C.DISI 於 2023 年 9 月舉辦了共創工作坊,為東華三院的員工提供培訓。來自社會工作、職業治療和健康護理等不同背景的參加者攜手促進跨學科的協作模式。

 

活動的主要目標為構想及設計出長者友善和認知障礙症友善的室內環境。我們透過小組討論,鼓勵參加者以共同創造的形式來設計解決方案,完善設計元素,達至增強院舍的功能性、美觀度及滿足院友的多樣化需求。項目強調將認知障礙症的服務考量納入安老院舍的室內設計,最終創造認知障礙症友善的空間與改善院友的整體居住環境。

「騷‧in‧廬」行動項目

第十五季︰100種「腦」朋友 — 認知障礙友善遊戲化公眾教育

J.C.DISI與仁愛堂合作推行「認知障礙友善遊戲化公眾教育」行動項目,設計一套認知障礙友善遊戲,教育公眾認識認知障礙症。

 

在《仁愛堂易徑玩樂實務技巧彙編》電子書發佈及交流會中,J.C.DISI發佈了遊戲的概念初稿。設計包括了兩個層面:第一層乃透過視覺、聽覺和嗅覺等五感體驗遊戲,建立公眾對認知障礙人士的同理心,理解他們生活上所遇到的困難;第二層則是設計認知障礙友善教育桌上遊戲,讓公眾透過遊戲更深入了解認知障礙人士的心理需求,鼓勵正向、友善的態度與溝通技巧,代替批評。

 

2023年12月5日,項目舉辦了一場認知友善社區故事共創工作坊,讓仁愛堂屬下的專業仝工參與其中。活動上,我們運用了一套「故事腦力激盪工具」(Story Brainstorming Toolkit),引導參加者分享在工作中遇到以不同態度應對認知障礙人士的經歷,這些故事稍後會被取材成遊戲故事卡的內容。我們期望工作坊能讓公眾在使用桌上遊戲工具時更容易代入故事的情境,從而學習認知障礙友善的應對方法。

 

同月23日,J.C.DISI與仁愛堂在「綠活龍逸,關愛有里」嘉年華中舉辦了首次認知障礙友善遊戲公眾試玩活動。我們準備了遊戲的設計原型,讓龍逸邨的街坊試玩並提供意見。最後,我們收集了許多關於遊戲流程、難度、規則、傳遞訊息方式及道具設計的反饋和建議,這對於未來開發遊戲有莫大幫助。敬請留意遊戲設計的下一步成果!

社區項目

為劏房家庭安排參觀理大校園

「童學習•置未來」團隊於2023年11月11日上午帶領250名劏房學童及家長到訪理大護理學院、設計學院、眼科視光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及工業中心。

 

我們悉心安排了一系列互動的學習體驗,讓參加者接觸各種跨學科知識。例如在參觀護理學院期間,學童在模擬臨床護理實驗室中,與同儕嘗試進行各種簡易的醫學流程。團隊希望藉著讓學童體驗一天理大學生的生活,能有效為他們帶來正面影響,同時啓發他們對學業以至生涯規劃的想像。

短片

成就

「童學習•置未來」計劃獲獎項肯定

為居住於劏房或其他不適切居所的兒童特製學習傢俱套裝的「童學習‧置未來」計劃早前連下兩城,榮獲 「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2023」優異獎及兒童友好博覽會的「兒童友好設計獎」CFD產品設計入圍獎,肯定傢俱套裝的設計概念、實用性,以及對基層人士帶來的正面影響,亦進一步印證了計劃在促進跨學科、跨界別合作方面的成果。傢俱套裝分別在中環街市舉行的 DFA 大獎展覽及深圳首屆兒童友好博覽會展出。

 

為改善劏房戶兒童的身心健康、學習環境及向上流動性,J.C.DISI在「置地公司家基金」的捐助下,推行「童學習‧置未來」計劃,聯同理大不同學院及學系組成跨學科團隊,將專業知識及應用研究融入傢俱設計之中。自2022年起,計劃已向超過2,400名年齡介乎四至十六歲的兒童送贈特製的學習傢俱套裝,反應相當正面。

Image

社區項目

社創設計:從「紙上談兵」到「落地實踐」

回收手推車經驗分享

J.C.DISI舉辦了回收手推車經驗分享會,由帶領公眾設計手推車的陳嘉興先生及J.C.DISI項目經理鄭依依女士向來自社福、設計及學術界等的參加者介紹共創設計的流程及與原則。活動更深入討論社創設計過程如何成為連結不同界別的橋樑,從而提升不同層面的公民參與意識和社區凝聚力,正面肯定拾荒者的貢獻及對維持社會運作的重要性。

 

我們非常感謝參加者一同探討建立勞動友善社區和手推車再改做的可能性!我們期望是次的交流,有機會成為日後再次「落地實踐」的序章,以惠及更多有需要的人士。

「騷‧in‧廬」行動項目

設計清潔工友手推車「共創工作坊」

為了支援現時的清潔工,J.C.DISI將延續「理大賽馬會社創『騷 . In . 廬』」計劃早前為拾荒者設計回收車及社區共融廢物處理中心等倡議,舉辦為期三日的共創工作坊,與參加者一同認識清潔工的處境,共同設計清潔工使用的手推車,攜手建立勞動友善的社區!

 

活動將由帶領公眾設計回收手推車的陳嘉興先生主持,如有興趣改善清潔行業的就業處境及再改良手推車的設計,請即報名!

 

第一日:落區考察、了解工友工作和使用手推車情況

日期:2024年2月17日(六)

時間:下午1至5時

地點:觀塘區(集合地點將會待確認報名後另行通知)

 

第二日:構思手推車的設計細節

日期:2024年2月18日(日)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5時

地點:香港理工大學 N102室

 

第三日:組裝手推車的簡單原型

日期:2024年3月2日(六)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5時

地點:香港理工大學N103室

報名

研究

「SmartConnect」數碼同行計劃

J.C.DISI接受香港聖公會褔利協會的邀請,參與「SmartConnect」數碼同行計劃的成效評估研究。J.C.DISI項目經理鄭依依女士於2023年12月12日舉行的成果分享會上,介紹了計劃在推動跨代數碼共融方面的成效。該計劃的參加者平均年齡約74歲,而數據顯示,計劃有效地提升長者對數碼科技掌控的信任感和能力感、更能顯著地提升其對使用資訊科技的態度和信心。年長的參加者透過計劃,與年輕人合作、互動,有效地打破雙方對彼此的固有印象,大大促進跨代溝通與共融。

研究提出加強長者資訊科技能力的建議包括:

  • 應針對年長人士的學習需要,採取特定的教學方法
  • 內容上建議超越技術應用的層面,加強對流動裝置整體操作邏輯的講解
  • 加強結構性的支援服務,關注長者在網上社交關係中的長期福祉與得益,以及其擔憂與焦慮
  • 採取「培訓培訓師」方法
  • 加強跨代共融的元素

社區項目

過渡性社會房屋「尚晉坊」正式啟用

J.C.DISI總監凌嘉勤教授及項目經理陸永康博士於2023年12月17日出席了「尚晉坊」的入伙禮,分享香港仔坊會落實執行這個過渡性社會房屋項目的喜悅。

 

J.C.DISI推行「理大賽馬會社創『騷.In.廬』」計劃,在2018年舉辦了第一季「十萬分一」社創研討會,以「過渡性社會房屋」為主題,探討了社會如何善用閒置土地資源,有效地提供過渡性房屋,以解決房屋短缺問題,造福基層家庭。隨後開展了三個過渡性社會房屋行動項目的設計,其一是當時已經空置了逾十年的前聖公會赤柱小學。

 

J.C.DISI對香港仔坊會將此空置的校舍轉型為過渡性房屋感到鼓舞!「尚晉坊」共有40個單位,並設有公共休憩設備、農圃、多用途運動場及遊樂設施等,為住戶提供舒適、安全及可負擔的安樂窩。

教育

與「香港交通教育學會」合辦新一期社區教育和規劃課程

J.C.DISI將在 2024 年上半年與「香港交通教育學會」合作開展新一學期的社區教育和規劃課程。繼去年為超過 30 名中學生提供該課程後,我們將為新一批學生傳授同理心分析及以人為本的社區規劃等相關知識,培養其同理心和溝通技巧,加強他們對社區的歸屬感。與此同時,他們將探索社區,深入了解空間和社區規劃,共同推動社區繁榮和可持續發展。敬請期待!

研究

第一個組合社會房屋項目(南昌220)的拆卸與重建

網上研討會

J.C.DISI 接受建造業議會的委託,全面研究香港首個組合社會房屋項目「南昌220」的拆卸與重建過程。項目經理陸永康博士於2023年12月19日舉行的網上研討會中分享研究成果,為優化未來項目出謀獻策。

 

「南昌220」充分展現了「組裝合成」建築法(MiC)在可持續性方面的好處,其「可拆可裝」的設計及建造彈性有助組件之拆卸、搬遷及重裝,而「南昌220」的重用率更高達95%。組件能重裝成另一棟新樓宇 ── 大埔「樂善村」過渡性房屋項目,令組件展開新生命周期。

Image

研究

陸永康博士擔任理大「輔助科技研究中心」

共同研究員

理大於2023年11月20日成立輔助技術研究中心(RCATech),致力於在輔助設備設計、相關科技研發及康復研究各個領域,支援殘疾人士和長者的需要,以促進建立共融及無障礙社會。J.C.DISI項目經理陸永康博士具有無障礙設施顧問的專業背景,他獲邀擔任中心的其中一位共同研究員,與其他人員進行跨學科的協作及交流,履行社會使命,造福社會。

社區協作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到訪J.C.DISI

J.C.DISI一向致力與非政府機構合作,開展不同的協作機會及行動項目,貢獻社會。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約30名仝工於2023年11月6日到訪J.C.DISI,聽取我們的團隊簡介多個社創項目,例如「童學習‧ 置未來」計劃、啟迪創新習作及手推車共創設計等,雙方並就各自的工作交換流心得,期待將來有機會發掘更多的合作空間。

跨界別協作

第30屆老年學周年會議

由香港老年學會主辦、智齡研究院及J.C.DISI合辦之「第30屆老年學周年會議」,已於2023年11月18日在理大舉行,主題為「Smart Living Smart Ageing」。J.C.DISI項目經理陸永康博士介紹了與設計學院、應用社會科學系、電子算機學系和護理學院合作的以社區為本行動研究項目「Designing a Mixed Reality and Cultural-based Intervention in Sensory Urban Green Care Farm for Older Persons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他還主持了一個以「健康老齡化」為主題的論文發表會。

Follow Us 關注我們

Facebook LinkedIn Instagram Website
Subscribe to J.C.DISI Newsletter

If you do not wish to receive further message from J.C.DISI, please click here to unsubscribe .

To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 to direct marketing message from sending department and campaign type, please click here.